截至2014年底,華北分公司大牛地氣田年產氣達40億立方米,實現了連續10年產氣量持續遞增,表明低滲氣田只要科學部署、精細開發,依然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大牛地氣田自2005年實現規模開發并向外輸氣,當年的年產氣量僅為2.14億立方米,之后,華北分公司通過深化地質研究,掌握了氣田氣層的分布規律,發現氣田擁有7套以上的含氣層位,他們依據“先肥后瘦”的原則,在不同階段運用不同的技術路線,初期,運用成本較低的直井,優先動用含氣量高的氣層,獲得了經濟有效開發。
2007年,華北分公司運用“直井合采”技術,對兩層以上氣層同時開采,使這些相對差的氣層也獲得了理想的產氣量,至2010年,年產氣量達到了20多億立方米。
針對氣田儲量品位更差、且占總儲量1/3以上的氣層,直井開發產量低,難以見效,這時他們想到了能增加泄氣面積、提高單井產氣量的水平井,2011年,他們通過加大水平井的試驗力度,其中一口井獲得了日產氣17.8萬立方米的高產氣流,水平井試驗大獲成功。
2012年,華北分公司在氣田全部運用水平井進行開發,當年部署了100口水平井,年產氣達27.3億立方米,2013年年產氣攀升至34.4億立方米,今年再上40億立方米臺階,水平井的運用,實現了年產氣量逐年遞增,并連續3年新建產能10億立方米。
業績的取得,來自于華北分公司各個業務部門和采氣廠的通力合作。負責產建的鄂北氣田指揮部,運用大生產運行體系,周密組織施工隊伍,確保鉆前、鉆井、壓裂、試氣等作業環節按全年計劃的節點完成,不斷提高當年的新井貢獻率,為完成年產氣量奠定了基礎。
華北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的技術人員,密切跟蹤現場,不斷優化、及時調整水平井軌跡,讓水平井沿氣層穿越,提高了單井氣產量。
承擔采氣、集輸的采氣一廠,為延長氣井壽命,根據氣井產能情況,科學合理的配產,充分發揮了地層能量,做到了“細水長流”,不少氣井已產氣達到10年,累計產氣超過1億立方米,遠遠優于初期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