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廣核核電運營公司(簡稱“運營公司”)在嶺澳二期2號機組第7次大修中成功應用國內首個智能化蒸發器水壓試驗裝置進行自主試驗,標志著中廣核在該項目上正式實現智能化和自主化。該項技術目前處于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不僅適用于CPR機組,還可推廣至EPR和華龍一號機組。
(蒸發器二次側水壓試驗聯合裝置布置現場)
智能化蒸發器水壓試驗裝置是運營公司自主研發的具備充水加熱打壓、金屬溫度測量和視頻實時監視功能的智能化聯合試驗裝置,實現了蒸發器二次側金屬循環加熱、充水加熱打壓遠程操作、泄漏率實時計算、結果報告自動生成等功能,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和精確性,其安全性能、質量和技術明顯高于傳統試驗裝置。
為應對群廠機組大修蒸發器水壓試驗的大規模需求,實現專業化公司的集約化價值,運營公司2015年起開展基于不同類型機組技術特點、多機組兼容的蒸發器二次側水壓試驗裝置的科研工作。
科研項目組在充分調研國內外試驗現狀、全面分析大亞灣機組歷史大修數據和實地勘察多種不同類型機組的試驗環境后,先后研究出蒸汽發生器管板循環加熱、多臺聯合交替試驗、溫度測量自動化安裝和管板一次側遠程視頻監視等創新技術,最終規劃設計了一套覆蓋M310/CPR1000/EPR機組類型的試驗裝置,并通過方案自主設計、裝置外委制造和出廠模擬調試在嶺澳核電站1號機組第15次大修(L115)完成試應用。
(蒸發器二次側水壓試驗聯合裝置操作監控室)
在此次大修中,該裝置的試驗運用將試驗關鍵路徑縮短了約38小時。目前,該裝置已獲得3項實用新型專利。